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

敬老關懷

| 智邦公益電子報首頁 | 我要回應 | 取消訂閱 |
慈濟大愛人物誌
發報時間: 2014-10-30 16:00:00 / 報主:慈濟基金會
[公益聯播]【招募課輔天使】長期招募平日、寒暑假貓頭鷹課輔志工
圖說:陪伴長者刻不容緩。(攝影者:涂永棠)
敬老關懷

撰文/卓俐君

編撰/慈濟基金會秘書處

  是不是常常在社區中看到慈濟志工關懷老人的身影呢?一直以來,慈濟的志工到各處的老人安養中心探望、陪伴長者,準備互動遊戲與長者同樂或幫長者義剪,有時候還會舉辦長者餐會、義診活動。

  「其實老人是非常孤獨的,特別是這裡的老人,他們多是無兒無女,很缺乏關愛,所以我們跟他們互動,多給予肌膚上的接觸,這樣才能感受我們傳遞給他們的愛。」志工盧雪平說。出發前集體默契如何膚慰老人,十分用心也很必要,她在慈濟感受最深的就是愛,人人平等,大家樂於付出,帶著笑容,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在志工的關懷之下,老人們不僅有了傾訴的對象,也享受如兒女般的天倫之樂,雖然歡樂時光總是短暫的,臨別時心仍帶著不捨之情,但大家都知道,下個月的這一天,大家一定還會再相見,志工也一定會再來。

  雖然說「志工」關懷長者,但是其實慈濟大部份的「志工」自己本身也是長者,所以當舉辦顧長者相關的活動時,時常會出現長者照顧長者的景象。從志工付出的身影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一件事-並非年長就等於失去能力。這些關懷他人、為他人服務的長者志工們,反而因為人生經歷很多,更能體會他人的心情,依照關懷對象狀況提供所需,比誰都還細心,他們將他人認為的不足作為自己的優勢,在付出中培養新能力、豐富老年生活、重新建造與社會脫節時失去的自信、一天過得比一天年輕。可見步向年老並非真正的變老,認老、畫地自限才是真正的變老。

  證嚴法師曾說:「老人是社會的寶,假如沒有這一群老人的付出,怎麼會有如此美好的社會?」所以,我們要珍惜身邊的長者,感恩長者的付出,時時向長者學習。在長者需要幫助時,適時提供協助,尊敬長者也要關心長者,可以多建議家裡的長者走出家門、投入社會,讓長者的身心靈常保健康。

  生命無常,晚輩陪伴長者刻不容緩,長者把握時間豐富晚年人生也是分秒必爭,我們應無時無刻不忘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平時與身邊的人互相關懷,與人相處互敬、互愛、彼此尊重,對萬物時時抱持尊敬與感恩。

推薦訂閱
Even the Helpless Must Endure@【聖靈的見證】
心靈電子報第569期──【人生行旅】用人性菁華演繹菩薩行:緬懷菩薩行者左菁華@【心靈電子報】
本期目錄
敬老關懷
靜思小語

境界來時要惜緣,去時要自在,讓心不受煩惱所困

We need to cherish current circumstances and be at ease with their passing to avoid disturbing our mind with worries.

       ── 
from Jing Si Aphorism by Master Cheng Yen


 

 

隱私政策關於我們聯絡我們合作提案回首頁

智邦生活館 版權所有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