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

甜死你

《甜死你》
現在大家說到「糖」(sugar)或「蔗糖」(sucrose),通常指的是由甜菜、甘蔗和玉米做成的甜味劑。不過製糖業和玉米糖精(corn sweetener)產業並不這麼用。對製糖業來說,來自甜菜和甘蔗的才叫做「糖」,來自玉米的叫做「甜味劑」或「玉米糖精」。在這裡則用「糖」代表所有來自甜菜、甘蔗和玉米的物質。

我早期的研究核心,來自這個說法:吃太多糖的人大部分時間都在生病。我自己正是如此。不知不覺用糖虐待自己的身體多年之後,我終於得到這個結論:糖對免疫系統一定不好。我開始研究一種叫做「體內平衡」的概念,我發現糖會干擾人體內微妙的平衡狀態。此外,我也學到了糖對於免疫系統的影響。

關於糖的研究,最近幾年才蓬勃發展,而且不只是古怪的營養學家、牙醫師及化學家,有一些醫學博士也很積極投入。這意味著醫學界對糖的看法有了巨大的改變,至少一般開業醫生是如此。雖然美國醫學會並未直接反對糖,但隸屬醫學會底下的一些專科醫療協會都對糖發表了警告聲明。顯然,要醫界正式反對吃糖,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體內平衡(homeostasis)
對人來說,體內平衡通常是指身體內的電磁和化學系統的平衡狀態。這種平衡會容許並促進人體的成長、治療相關功能,使其能有恰如其份的表現。當我們處在體內平衡的狀態時,身體就會啟動自癒的功能。生病的人和一般人的差別,就在於取得並維持體內平衡的能力不一樣。生病的人不容易保持體內平衡,而當人體持續一段時間無法維持體內平衡時,就會生病。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所以一個人的生病次數、每次生病要多久才會好,以及病況有多嚴重,都因人而異。決定這些事的因素,包括你的基因藍圖、你吃多少糖和其他有害健康的食物、你在生活中承受多少的壓力、你暴露在化學物質中的程度如何等等。每天都會有很多因素擾亂身體的化學作用,讓我們體內的狀態失去失衡,糖就是其中一個主要因素,而且它的影響對退化性疾病和傳染性疾病都一樣。

糖可能破壞體內平衡
人體內有很多系統有助於調節體內平衡。會釋放激素到血液中的內分泌系統,就是主要的調節器。胰腺、腎上腺、男女性腺、下丘腦腺、腦垂體腺、甲狀腺等都是主要的內分泌腺。這些腺體都會在血液中釋放激素,幫助調節體內平衡。

人體吸收糖時,第一個受影響的是胰腺。糖被吸收後,血糖濃度會增加,胰腺就會分泌胰島素,主要的目的是要讓血糖濃度下降,回到平衡狀態。如果我們吃下的糖多過胰腺能處理的量,就會把胰腺累壞,導致它分泌太多或太少的胰島素。胰腺分泌太多胰島素,血液就會得不到足夠的糖分,引起低血糖症。另一方面,要是胰腺分泌的胰島素不夠,血液就會吸收太多糖,進而引發高血糖或糖尿病。

所有腺體都是交互作用的。胰腺手忙腳亂時,其他腺體就會來幫忙,於是也開始分泌過多或過少的激素進入血液中,試圖重新回復體內平衡。這有可能讓整個內分泌系統失調,導致某些腺體失去作用。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有低血糖、糖尿病、甲狀腺異常和腎上腺衰竭。婦女會有更年期問題,也是這個原因。沒錯,這些全都是糖吃太多惹的禍。

糖會壓抑免疫系統,減少噬菌細胞(強大的免疫功能所需要的白血球細胞,會吃掉有害的細菌)的數量,也因此降低身體對抗感染和疾病的能力。人體的血液組成必須保持平衡,我們才能維持體內平衡。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血液中的元素會在一個極小的範圍內隨時自我調整,其中一個元素就是葡萄糖。因此,吃太多糖就是導致身體的化學作用紊亂,讓體內平衡失序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是一種酸性食物,吃太多糖,我們的身體就會變成酸性。但是人體並不喜歡這種酸性狀態,所以會從血液中抽取礦物質(例如鈣、鎂、磷等),試圖再變回鹼性,再度恢復並維持體內平衡。 醫生通常不會在人吃糖前後檢查這個人血液中完整的化學成分。只要這樣檢查一下,醫生就會發現礦物質會隨之增加或降低,並改變彼此作用的關係。根據我自己的研究,我發現人只要一次吃兩茶匙的糖,就可能會出現這種狀況。

糖會讓人體失衡
生活中還有很多因素會導致體內平衡失常,其中一個就是情緒。因此,心情不好、生氣或焦慮都可能會影響到身體的化學平衡,進而導致跟糖吃太多一樣的後果。
不過這個問題的罪魁禍首還是糖,純粹是因為我們吃糖已經吃到超出身體可以處理的量了。人是從原始人進化而來的,原始人的飲食都是生肉或煮熟的肉、撿拾來的食物、種子及乾淨的水。根據我的研究,人體的演化並未超越這種新石器時代的低糖飲食。一次兩茶匙的糖(不管是哪一種形式),似乎就是大多數健康的人能夠處理的極限。至於生病的人,我不認為他們的身體能處理任何的糖。

我們吃糖時,身體只會用一種方式來反應,那就是在每一次被糖攻擊之後,重新調整,努力讓自己恢復平衡。這項重新取得平衡的動作,會把礦物質從原本需要的地方叫出來,也因此擾亂身體的化學作用,最後讓我們生病。想想看,我們到底吃了多少的糖?人體根本就沒有那樣的消化機制,可以處理我們每天吃進去的那一大堆糖。

我們每吃一次糖、每生氣一次,就是把自己往生病的路上推進一步。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對身體做了什麼,因為體內平衡並不是一項容易檢測的狀態。不過對你而言,情況不同了,因為現在有更多資訊可供查詢,也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檢查得知自己是否體內平衡、酸鹼值是否平衡,以及尿中的鈣是否過量。維持體內平衡,身體就會自行修復並維持健康。

身體就像個交響樂團。在交響樂團中,各樂部必須和諧配合,而在身體裡,每一個部分也必須和諧,身體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就像每個交響樂團都有個領頭的指揮一樣,你就是身體的指揮。你決定自己的飲食、思想、言語、感覺與行為—這些行動都會影響到身體的化學作用。在交響樂團中,就算只是一把小提琴走音也會有問題。在你的身體裡,只要有一種礦物質失去平衡,就會影響全身。所以你可以引導身體走向平衡或走向混亂,就像樂團的指揮一樣。我強烈建議你做出正確的選擇,跟自己的身體和諧共處。

Dr. Nancy Applet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