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7日 星期六

懂得適時為情緒踩剎車,就能遠離腦溢血













懂得適時為情緒踩剎車,就能遠離腦溢血

腦梗塞是由於腦血管阻塞,使得營養及氧氣無法運送至腦細胞所引起,又稱為 「缺血性腦中風」(Ischemic stroke)。相對地,因腦血管破裂出血,而造成細胞受損 的情況,則稱為「出血性腦中風」(Hemorrhagic stroke ),前面提到的「腦內出血J 與「蜘蛛膜下出血」,即屬於此類。

腦中風在十大死因中名列第3,僅次於癌症與心臟病。而腦中風患者中,雖然又以腦梗塞的案例為最多,但若就死亡人數來看,反而是腦內出血的案例最多。

腦內出血又稱為腦溢血。我們的腦部有三大腦血管,分別為前大腦動脈、中大腦 動脈及後大腦動脈,其中從中大腦動脈分流出來的支流,普遍被認為是最容易發生腦溢血的地方。

這裡有被稱為「大腦邊緣系統」的重要區域,一旦受損將會造成嚴重的後遺症。出血若發生在「腦被殼」,會造成半側肢體麻痺;若發生在慣用腦,會導致失語症;發生在非慣用腦,則可能引發運動能力失調及認知能力缺乏。

至於腦視床出血,情況就更加嚴重了 !不僅會帶來強烈的疼痛感,更因為靠近腦幹,而容易發生意識障礙(Disturbance of Gonsciousncss)。

為什麼大腦邊緣系統容易出血呢?原因意外地相當簡單明瞭。那是因為中大腦動脈突然分支後,動脈壁無法適應「由粗變細」的壓力變化,而產生破裂。

容易引發中風的5種心理狀態

當然,腦血管破裂也與動脈硬化有關。就這一點來看,腦溢血和腦梗塞的心理傾向必定有部分重疊,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腦溢血有哪些心理傾向(負面壓力):

只從單方面看事物,而常有先入為主的成見
充滿幹勁、亟欲與人一較高下的想法,造成心理的壓力
總覺得有股被什麼給追趕著的緊張感
想逃避現實
對於高低起伏的現況適應不良

「中風」這個詞早在日本的江戶時代就開始流傳,意思是「中了邪風」,不僅用來表示腦中風,更尤指當時較多人罹患的腦溢血。(按:中風一詞在中國由來已久,指的是得了邪風,導致局部知覺與行動的能力喪失。)

揭開歷史的面紗,我們會發現江戶八代將軍德川吉宗、戰國著名武將上杉謙信,都因為腦溢血身亡。其中,上杉謙信是在與織田信長決戰的前夕過世,接著再把時間往前推移,也有人說落馬喪命的源賴朝,其實是在馬上中風而死,他們都是一生征戰,❤將自己「逼到極限」的人。❤「今天比昨天更加努力,明天又再比今天更努力」,❤朝著永遠不會結束的戰爭勇往直前,這就是他們的態度。

這樣一來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一九六〇年代經濟高度成長的日本,會有那麼多人死於腦溢血了!加速改變、倍數成長、領土(或市場)擴大……等,原以為道路會越走越寬,沒想到最後卻彎進小路。「啊!現在的速度這麼快,該怎麼辦?」、 「碰!」這就是腦溢血時的情形。

一旦速度太快,不論腳踏車或汽車,急轉彎時都會造成事故。因此預防腦溢血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剎車技巧與彈性,幫助自己順利過彎。懂得適時替自己踩剎車,將有助於預防腦溢血。


文章源自:疾病是才能 日本 自凝心平 著



● 治「療」交給醫生,治「癒」靠自己!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23279824454698&set=pb.100003180518968.-2207520000.1376229943.&type=3&theater

適時為情緒踩剎車&守護全身健康
適時為情緒踩剎車&守護全身健康
適時為情緒踩剎車&守護全身健康
來參加國際著名大腦腦波訓練專家 llchi Lee 的課程:
腦波振動,啟動內在療癒力&快樂力的關鍵秘密。
1. http://www.qigong88.com/course_18.htm
2. http://www.qigong88.com/Personally_instruct_course.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