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8日 星期四

聽聞佛法不用耳 善念入心無距離

| 智邦公益電子報首頁 | 我要回應 | 取消訂閱 |
慈濟大愛人物誌
發報時間: 2015-01-09 05:00:00 / 報主:慈濟基金會
[公益聯播]志工招募
鄭天下(右)與聽障朋友們帶著竹筒撲滿涓滴投入功德海。(攝影者:胡輝庭)
聽聞佛法不用耳 善念入心無距離

撰文/曹玉梅、沈國蘭

編撰/慈濟基金會秘書處

  「如是我聞」通常是佛經的開頭,是指聞道於佛陀,而「聞」法都是用耳朵聽聞的嗎?其實不然。13日下午,一群聽障朋友來到臺北市萬華區的萬華靜思堂,參與歲末祝福活動,見證「我聞」是用心聽聞,而不是用「耳聞」,透過眼睛「聽」,將智慧入心,啟發善念,漾起動人的漣漪。

  近兩三年來,藉由慈濟志工許麗卿的引薦,手語老師孫樹良帶領學生們多次參與慈濟活動,當然也不錯過今年的歲末祝福。加上聽障朋友林益生與梁慈菁夫妻倆的熱心號召,共有四十五位聽障朋友們一起參加萬華社區歲末祝福。因為聽障朋友們聽不見且人數較多,林益生還特別準備了一個舉牌,引導入場。

  為了讓聽障朋友了解整個活動的內容,手語翻譯老師鄭天下站在臺前,將所聽所見,用手語快速比劃著,開拓另一視窗,讓他們更清楚認識慈濟。現場播放慈濟全球影片,描述世界各地災難不斷,慈濟志工以切膚之痛的同理心,援助的足跡無處不在。看完影片,聽障朋友們深受感動,也想盡一己之力,將微小的力量集合起來,如滴水成河。

  鄭天下與五位聽障朋友帶著竹筒撲滿,進入會場,將愛心銅板源源不絕倒入甕裡,叮咚叮咚地涓滴流入善心的大海裡。每個人又請回一個新的竹筒,要將一日一善再持續下去。鄭天下說:「就像王建民打棒球是臺灣之光,慈濟志工在全世界幫助苦難眾生,也是臺灣之光,我身為臺灣人為榮!」他認為將錢捐給慈濟,是小錢匯集成大錢,能幫助災民早日脫離苦難,意義很是重大。

  七十九歲的蔡健興也參加這次歲末祝福,他說跟聽障朋友在一起已經五、六年了,學會用手語溝通更快樂,因為無聲勝有聲。由於他年紀已大,兩耳漸漸退化,有時也會聽不清楚,所以特別能感受到聽障朋友聽不到的困難。雖然子女孝順也有買助聽器,他嫌太吵不想用,反而喜歡清靜,跟聽障朋友一起參加活動更有樂趣。

  歲末祝福會場的影片,提及天災人禍瞬間無常,對張雅智而言,感觸尤深。她比著手語訴出那段傷痛往事,去年八月,母親往生沒幾天,哥哥又發生意外摔傷,造成後腦嚴重創傷,醫生宣告腦死,希望家屬考慮傷者捐贈器官。當時,雅智悲慟萬分,不願接受事實,但是捐贈器官是有時間急迫性的。因為哥哥是慈濟志工,生前曾經同意器官捐贈,於是一週後,家人忍痛圓滿了哥哥的遺願。

  痛失兩位至親,雅智將己心封閉了起來,期間,許多慈濟志工關懷,讓她心生感動。「不知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她深切體會,要珍惜健康的身體,把握當下,去做助人的事。她現在是手語老師,除了教授手語之外,經常會去大陸許多山區偏鄉,協助聽障弱勢族群,了解所欠缺的需求,並提供適當的援助。

  這群聽障朋友不是用聲音傳達愛,透過手語的交流,化憂懼為祝福,化創傷為大愛。在萬華靜思堂歲末祝福的會場裡,用心聞法,將愛與善的循環傳送出去。

歲末祝福場次提供: http://tcit.tzuchi.net/CIS2WEB/YearEndBlessingActivity.html

推薦訂閱
信徒驕傲自義不悔改,神很難過@【聖靈的見證】
心靈電子報第579期──【人生導師】口和無諍@【心靈電子報】
本期目錄
聽聞佛法不用耳 善念入心無距離
靜思小語

境界來時要惜緣,去時要自在,讓心不受煩惱所困

We need to cherish current circumstances and be at ease with their passing to avoid disturbing our mind with worries.

       ── 
from Jing Si Aphorism by Master Cheng Yen


 

 

隱私政策關於我們聯絡我們合作提案回首頁

智邦生活館 版權所有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