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網際網路
筋經學
人體全身上下佈滿了筋,什麼是筋?「筋」是一個動態立體的系統。組成的結構包含物質和非物質,物質面包括人體全身的肌肉、肌腱、筋膜、韌帶、神經、血管、淋巴等組織;非物質面則包含經絡交織成的網絡。筋內部含藏著「氣血」的通道,主要維繫我們全身骨骼、調節關節的伸屈活動,並使五臟六腑與生命組織能正常運作。
人體的網際網路
人體有一個涵蓋全身上下的網路傳輸系統,負責傳送氣與血等精微能量。這個傳輸網路系統叫做「經絡」。它像一個巨大的網,將身體各種不同的系統連結起來,組織成一個精密和複雜的人體網際網路,而且是無線網路,但是無法以目前的科學儀器檢測出來。
「經絡」是指經脈和絡脈,主幹叫做經,「經」是路徑的意思,屬縱行的通道;分支叫做絡,「絡」則有網絡的意思,屬經脈的分支,多縱橫交錯循行全身。兩者彼此連結構成網絡的組織合稱「經絡系統」。
經絡是人體在內聯絡臟腑與肢體,在外則連屬於肌肉、皮膚運行,提供氣傳輸的通路,血行脈中,氣行脈外。 經絡系統中的經氣,會集中及轉輸於某些體表部位,這些面積細小如點的部位稱為腧穴,就是所謂的「穴位」,簡單說穴位就是氣血匯聚、轉折與出入之處。但是,穴位並不是像針灸銅人身上那樣的小洞洞,具有清楚的邊界和明確的深度,而是像一座邊界不清的小山峰。而且經絡是活的、無形無相,時時處於活動的狀態。當人體的「筋」因應各種活動產生變化時,經絡的路徑會隨著改變,當然穴位的位置也是如此。
「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黃帝內經
存在但不可見
古人所發現的經絡系統,是對人體內的能量分布做一個簡單描述。由於能量肉眼不可見,當然無法用解剖學方式找到經絡穴。用現代語言表達的話,「人體」是個生命能量場,「氣血」就是能量;而「經絡」就是傳導能量通道;「穴位」則是能量轉換的節點。經絡的能量是以波動的形式傳導,因此,在生命結束後隨著能量場的消失,經絡的活動也跟著停止。人類的感官知覺的範圍非常狹窄,看不見的東西不代表不存在。例如,我們使用的手機與基地台的電磁波,既看不見也摸不著,應該沒有人會認為它不存在!
氣血的流動特性與自然界的水流一樣,氣從高密度流向低密度的地方,並按著身體的形態,匯聚於經絡脈。因此,經絡為體內氣的流動提供了一個自然的迴路,並穩定地將能量供應身體各部,就如河流將水供應給下游灌溉一樣。
若河道淤塞,下游的地區便會受到影響。由於水無法正常的供應,生態平衡受到影響,動、植物都不能生存;上游的水不流通,活水也變成死水。同樣地,若人體的經絡通道受到阻塞,除了身體各個器官組織的能量供應便受到影響,還會導致氣滯血鬱,排廢氣物無法正常排除,導致體內失衡造成細胞病變。
人體的筋遍佈全身,總於頭頂,外接肌膚,內繫五臟,身體無時不在運動,經絡脈堵塞則失調。中醫針灸的目的就是為了調整經脈,使其恢復正常。另外,針灸可以使身體釋放出阻斷疼痛的物質。科學已證實,經絡上分佈的穴位在大腦皮層上各有相應的對應點。針刺一個穴位引起大腦皮層相應點產生連鎖反應,牽一髮而動全身。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古諺
從筋下手
「筋經學」是一部來自數千年前,古人所傳承的智慧經典,「筋」最大的特色為講究人體整體結構的平衡與對稱性,當人體隨著年齡增長、姿勢不當、飲食習慣、生活作息及精神壓力等因素,逐漸破壞了筋的平衡與對稱性,就會形成筋縮、筋鬆、筋粗;筋細、筋結、筋緊繃、筋條索、筋出槽、筋沾粘等現象,這些症狀統稱為〈筋傷〉。
什麼是筋傷?
凡是人體各個關節、肌肉受外力扭轉,牽拉壓迫,或因不慎而跌倒閃挫外來撞擊稱為〈外筋傷〉;而操勞過度、壓力過大以及寒症,經久積勞等原因所引起的損傷稱為〈內筋傷〉。簡單來說,筋傷就是筋受到的損傷,因而令活動受限。每個人身上都有一條大筋,從頸部開始引向背部,經過腰、大腿、小腿、腳跟至腳底。
生活中從事各種活動,因姿勢不良、久站久坐、過度勞動等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動作或所處於不適合人體的溫度環境都會產生筋傷。除此之外,現代人情緒壓力大、飲食不當等造成寒症的因素也會併發筋傷,科技進步使生活更佳便利,多數人使用電梯、汽車,令活動量大幅減少,長期坐在電腦前的學生、上班族,筋骨難以伸展,產生筋傷的機率非常高。現在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人有肩頸僵硬的毛病,也有不少人為腰痠背痛所苦,而這些人在中高齡時,可能也會有膝蓋疼痛的問題。
氣血不順,百病叢生
筋傷最直接的影響是造成經絡脈阻塞,「疼痛痠麻」,即是筋傷的一種警報,若持續忽視它的存在,「氣血」(能量) 無法供應全身或局部組織,「毒素」(負能量) 更是無法順利排出,將導致人體自癒力功能降低,進而產生各種疾病。
如何讓河流或體內經絡之氣的流動恢復正常?對於河流,應該清理河床廢物及鞏固渠道;對於身體,可透過刺激某些特定的穴區,調整校正異常的筋,令其回復平衡和協調,以恢復其組織及經絡系統,使氣血的流動得到調節,渠道回復暢通,能量自然可有效地輸佈全身。筋傷的問題有效的解決,「疼痛痠麻」的警報就自動關閉了。
筋傷調理
透過專業的觸診,診斷全身筋失衡的根本原因,從表面症狀一路追溯全身表裏的大筋,進而實施手治療癒,經過提整校正來修復筋傷,讓人體恢復筋骨結構兩側平衡的對稱性,打開堵塞的通道,藉此消除疼痛,逐步恢復狀態健康。
調筋不需任何儀器,完全以雙手運作,依據患者的症狀描述,確認作用區,並從對應的反射區著手,檢查關鍵的通道上是否有條索狀、結節、痠、痛、麻、脹的感覺。透過徒手從頭部、頸部、背部、腰部依序到臀部、手部與腿部,順著受阻的大筋走向,進行診斷調校。調筋師需掌握相關肌腱、韌帶等結構的大開關,運用合適的力道與手法疏通撥筋、理氣活血、散淤消結,以通利血脈,讓身體逐步恢復身體結構的左右平衡與對稱性,同時活化免疫功能與氣血循環功能。
最像鋼琴或吉他等樂器一樣,經過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弦」會走位,如果沒有定期調音,就法彈奏出美妙的音樂;人每天都在活動,筋也每天都在使用,如果有筋傷沒有調筋,身體整天被痠痛困擾著,怎麼會有好的生活品質?
調筋是傳承至我們老祖先的自然療法,不透過吃藥、打針或手術,因此沒有任何副作用。但是治療過程中,所感受肌肉或筋骨反應的酸痛程度不一,會有短暫的不適與好轉反應,而影響持續治療的意願,患者需要說服自己堅定信念,信任古人的經驗傳承,以耐心和毅力配合時間進行療癒。
雖然都是經絡受阻問題,但是調筋與一般的推拿、針灸、按摩不同,下手處並不是經絡的穴位。調筋是在調整人體全身這條的大筋並從反射區下手後,全身經絡脈會開始產生連鎖反應。筋的反射區屬於大開關,控制著大河川;一般手法則是以經絡的穴位為主,穴位屬於小開關,管理的是小溪流,因此,調筋與一般推拿按摩所產生的功效有很大的差異。調筋師也要透過詳細、完整、全身的徹底檢查,提供系統性的整體結構性診斷,避免局部治標的疏漏,患者需徹底去除整體結構失衡的因素,才能避免讓症狀再次復發。
《最佳調理筋傷的方式》
◎ 鍛鍊達摩易筋經
◎ 學習原始點療法
◎ 尋求調筋師協助
要訣:使用到對的方法、讓筋回歸正位,經絡脈暢通,理氣順血、能量貫穿五臟六腑!
人體全身上下佈滿了筋,什麼是筋?「筋」是一個動態立體的系統。組成的結構包含物質和非物質,物質面包括人體全身的肌肉、肌腱、筋膜、韌帶、神經、血管、淋巴等組織;非物質面則包含經絡交織成的網絡。筋內部含藏著「氣血」的通道,主要維繫我們全身骨骼、調節關節的伸屈活動,並使五臟六腑與生命組織能正常運作。
人體的網際網路
人體有一個涵蓋全身上下的網路傳輸系統,負責傳送氣與血等精微能量。這個傳輸網路系統叫做「經絡」。它像一個巨大的網,將身體各種不同的系統連結起來,組織成一個精密和複雜的人體網際網路,而且是無線網路,但是無法以目前的科學儀器檢測出來。
「經絡」是指經脈和絡脈,主幹叫做經,「經」是路徑的意思,屬縱行的通道;分支叫做絡,「絡」則有網絡的意思,屬經脈的分支,多縱橫交錯循行全身。兩者彼此連結構成網絡的組織合稱「經絡系統」。
經絡是人體在內聯絡臟腑與肢體,在外則連屬於肌肉、皮膚運行,提供氣傳輸的通路,血行脈中,氣行脈外。 經絡系統中的經氣,會集中及轉輸於某些體表部位,這些面積細小如點的部位稱為腧穴,就是所謂的「穴位」,簡單說穴位就是氣血匯聚、轉折與出入之處。但是,穴位並不是像針灸銅人身上那樣的小洞洞,具有清楚的邊界和明確的深度,而是像一座邊界不清的小山峰。而且經絡是活的、無形無相,時時處於活動的狀態。當人體的「筋」因應各種活動產生變化時,經絡的路徑會隨著改變,當然穴位的位置也是如此。
「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黃帝內經
存在但不可見
古人所發現的經絡系統,是對人體內的能量分布做一個簡單描述。由於能量肉眼不可見,當然無法用解剖學方式找到經絡穴。用現代語言表達的話,「人體」是個生命能量場,「氣血」就是能量;而「經絡」就是傳導能量通道;「穴位」則是能量轉換的節點。經絡的能量是以波動的形式傳導,因此,在生命結束後隨著能量場的消失,經絡的活動也跟著停止。人類的感官知覺的範圍非常狹窄,看不見的東西不代表不存在。例如,我們使用的手機與基地台的電磁波,既看不見也摸不著,應該沒有人會認為它不存在!
氣血的流動特性與自然界的水流一樣,氣從高密度流向低密度的地方,並按著身體的形態,匯聚於經絡脈。因此,經絡為體內氣的流動提供了一個自然的迴路,並穩定地將能量供應身體各部,就如河流將水供應給下游灌溉一樣。
若河道淤塞,下游的地區便會受到影響。由於水無法正常的供應,生態平衡受到影響,動、植物都不能生存;上游的水不流通,活水也變成死水。同樣地,若人體的經絡通道受到阻塞,除了身體各個器官組織的能量供應便受到影響,還會導致氣滯血鬱,排廢氣物無法正常排除,導致體內失衡造成細胞病變。
人體的筋遍佈全身,總於頭頂,外接肌膚,內繫五臟,身體無時不在運動,經絡脈堵塞則失調。中醫針灸的目的就是為了調整經脈,使其恢復正常。另外,針灸可以使身體釋放出阻斷疼痛的物質。科學已證實,經絡上分佈的穴位在大腦皮層上各有相應的對應點。針刺一個穴位引起大腦皮層相應點產生連鎖反應,牽一髮而動全身。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古諺
從筋下手
「筋經學」是一部來自數千年前,古人所傳承的智慧經典,「筋」最大的特色為講究人體整體結構的平衡與對稱性,當人體隨著年齡增長、姿勢不當、飲食習慣、生活作息及精神壓力等因素,逐漸破壞了筋的平衡與對稱性,就會形成筋縮、筋鬆、筋粗;筋細、筋結、筋緊繃、筋條索、筋出槽、筋沾粘等現象,這些症狀統稱為〈筋傷〉。
什麼是筋傷?
凡是人體各個關節、肌肉受外力扭轉,牽拉壓迫,或因不慎而跌倒閃挫外來撞擊稱為〈外筋傷〉;而操勞過度、壓力過大以及寒症,經久積勞等原因所引起的損傷稱為〈內筋傷〉。簡單來說,筋傷就是筋受到的損傷,因而令活動受限。每個人身上都有一條大筋,從頸部開始引向背部,經過腰、大腿、小腿、腳跟至腳底。
生活中從事各種活動,因姿勢不良、久站久坐、過度勞動等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動作或所處於不適合人體的溫度環境都會產生筋傷。除此之外,現代人情緒壓力大、飲食不當等造成寒症的因素也會併發筋傷,科技進步使生活更佳便利,多數人使用電梯、汽車,令活動量大幅減少,長期坐在電腦前的學生、上班族,筋骨難以伸展,產生筋傷的機率非常高。現在有愈來愈多的年輕人有肩頸僵硬的毛病,也有不少人為腰痠背痛所苦,而這些人在中高齡時,可能也會有膝蓋疼痛的問題。
氣血不順,百病叢生
筋傷最直接的影響是造成經絡脈阻塞,「疼痛痠麻」,即是筋傷的一種警報,若持續忽視它的存在,「氣血」(能量) 無法供應全身或局部組織,「毒素」(負能量) 更是無法順利排出,將導致人體自癒力功能降低,進而產生各種疾病。
如何讓河流或體內經絡之氣的流動恢復正常?對於河流,應該清理河床廢物及鞏固渠道;對於身體,可透過刺激某些特定的穴區,調整校正異常的筋,令其回復平衡和協調,以恢復其組織及經絡系統,使氣血的流動得到調節,渠道回復暢通,能量自然可有效地輸佈全身。筋傷的問題有效的解決,「疼痛痠麻」的警報就自動關閉了。
筋傷調理
透過專業的觸診,診斷全身筋失衡的根本原因,從表面症狀一路追溯全身表裏的大筋,進而實施手治療癒,經過提整校正來修復筋傷,讓人體恢復筋骨結構兩側平衡的對稱性,打開堵塞的通道,藉此消除疼痛,逐步恢復狀態健康。
調筋不需任何儀器,完全以雙手運作,依據患者的症狀描述,確認作用區,並從對應的反射區著手,檢查關鍵的通道上是否有條索狀、結節、痠、痛、麻、脹的感覺。透過徒手從頭部、頸部、背部、腰部依序到臀部、手部與腿部,順著受阻的大筋走向,進行診斷調校。調筋師需掌握相關肌腱、韌帶等結構的大開關,運用合適的力道與手法疏通撥筋、理氣活血、散淤消結,以通利血脈,讓身體逐步恢復身體結構的左右平衡與對稱性,同時活化免疫功能與氣血循環功能。
最像鋼琴或吉他等樂器一樣,經過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弦」會走位,如果沒有定期調音,就法彈奏出美妙的音樂;人每天都在活動,筋也每天都在使用,如果有筋傷沒有調筋,身體整天被痠痛困擾著,怎麼會有好的生活品質?
調筋是傳承至我們老祖先的自然療法,不透過吃藥、打針或手術,因此沒有任何副作用。但是治療過程中,所感受肌肉或筋骨反應的酸痛程度不一,會有短暫的不適與好轉反應,而影響持續治療的意願,患者需要說服自己堅定信念,信任古人的經驗傳承,以耐心和毅力配合時間進行療癒。
雖然都是經絡受阻問題,但是調筋與一般的推拿、針灸、按摩不同,下手處並不是經絡的穴位。調筋是在調整人體全身這條的大筋並從反射區下手後,全身經絡脈會開始產生連鎖反應。筋的反射區屬於大開關,控制著大河川;一般手法則是以經絡的穴位為主,穴位屬於小開關,管理的是小溪流,因此,調筋與一般推拿按摩所產生的功效有很大的差異。調筋師也要透過詳細、完整、全身的徹底檢查,提供系統性的整體結構性診斷,避免局部治標的疏漏,患者需徹底去除整體結構失衡的因素,才能避免讓症狀再次復發。
《最佳調理筋傷的方式》
◎ 鍛鍊達摩易筋經
◎ 學習原始點療法
◎ 尋求調筋師協助
要訣:使用到對的方法、讓筋回歸正位,經絡脈暢通,理氣順血、能量貫穿五臟六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