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臺中慈濟醫院公傳室曾秀英
編修/慈濟基金會秘書處
炎炎夏日,氣溫屢創新高,23日(周三)是大暑,這天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很多人會用刮痧紓緩類似中暑的頭昏不適,還認為一定要有大片紅紅紫紫的瘀斑才代表「出痧」。
刮痧散熱 簡易保健
臺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鄭宜哲醫師表示,臨床門診最近常常可以聽到病患主訴頭暈、頭痛、吃不下飯,有些人則是肩膀痠痛,或是噁心、嘔吐、腹瀉的情形,有些人的親朋好友依經驗推斷是「被熱到」,自行拿起硬幣、湯匙加點潤滑介質就往肩膀刮,救急還好,但也有些人求好心切,以為有刮痧就一定得看到出痧才會有效,醫師提醒,愈刮愈用力或者是頻繁刮痧的結果,時間久了,不但可能影響療效,還會造成皮膚角質變粗,建議類似的不舒服還是請教專業中醫師比較保險。
鄭宜哲指出,「刮痧」是從老祖宗傳下來的簡易保健方法,並不只是針對中暑,用來散熱而已,它既是治療也是評估的方法。所謂「出痧」,是人體內在鬱熱或是內臟疾病經由刮痧,而呈現在身體表面的特殊表現,一般人最常用於夏天中暑、祛除風寒和緩解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昏症狀。
刮痧板順著經絡方向輕刮個十下左右,馬上出現刮痧點,代表病患的不適來源就是中暑,讓體內的熱藉由表皮的珠點散發出來,就會舒服很多。但如果刮了十幾下,一點感覺都沒有,就要想可能是其它問題,一般來說,刮得剛好的痧,一週內一定會消褪,如果太用力,連肌肉都發炎,可能痛到一個禮拜,那都是不正確的方式,弄到皮膚破皮、受傷,就屬於過度治療或是治療不當。
很多人都不講究刮痧材料,最常見硬幣、湯匙。鄭宜哲提醒,硬幣還好,千萬不要用鐵湯匙,而是要選陶瓷材質,或市面販售的牛角、塑膠材質,最重要是確定邊緣是光滑的,刮起來才不會傷到皮膚。此外,以萬金油、面速力達母這類常見又較潤滑、好推的東西做潤滑介質,薄薄的一層適合當成介面較能保護皮膚,像古人愛用米酒,雖有行氣、活血的加強效果,但因潤滑不足,一旦使力不對,也可能造成皮膚損傷,現在比較少這麼做。
此外,一般刮痧是以經絡的走向為主,而且是刮在肌肉豐富的區域,一定不要刮在骨頭上,比如說肩胛骨邊緣,或是脊椎骨正中間,因為骨頭與表皮間的距離比較薄,刮痧時若是太過用力,會很容易造成明顯疼痛或破皮受傷,建議還是讓有經驗的專業人員施作為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